生態環境治理需向可持續性轉型
發布時間:
2021-03-04
生態環境治理?需向可持續性轉型雖然我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績,但是當前大氣環境質量、水污染、土壤污染、過度開采等各種棘手問題依然嚴峻,不斷考驗著政府的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迫切要求其進行治理轉型和制度改革突破,從粗放式、運動式的治理模式向常態化、可持續性轉變。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法律法規體系,促進生態環境治理法治化。大國治理始于良法善治,法治是治理的重要載體和必備利器。生態環境保護是關系國家命運、社會發展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問題,需要健全的法治體系為其提供合法性依據。這就必須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體系,確保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當前可以圍繞海洋河流保護、生態環境監測、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清潔生產、核安全、環境稅、生態補償等方面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環境保護標準,嚴格督查執法,對于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行為,加大懲罰力度,并追究相應的賠償責任或刑事責任。只有確定標準、提高違法成本、嚴格公正執法,才能對損害環境者形成威懾力,從而為“藍天白云、綠水青山”保駕護航。
二、是提升生態行政能力,促進生態環境治理高效化。生態行政意味著政府按照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依法行使生態環境的管理權力,全面確立生態建設和生態保護的職責,并實施綜合管理的行政行為。為切實提升生態行政能力,首先需強化生態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我國長期注重經濟增長,一些地方政府重視經濟發展指數而忽視生態文明建設。隨著環境治理的深入,領導干部應轉變觀念,促進生態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其次,明確生態責任,建立綠色GDP考核指標。要落實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嚴格考核問責。這就需要明確生態環境治理中各個治理主體的責任,明確劃分各生態環境行政部門在環境治理中的具體職責和權限,以形成合力并有效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同時,在干部考核指標中,建立綠色GDP指數,并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將其作為各級干部晉升和懲罰的重要依據。最后,優化生態環境監管職能,深化執法改革。近年來我國機構改革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職能進行了合并重組,但就監管職能而言,依然存在監管執法主體不明晰、監管執法困難、執法權能不匹配等問題。這就需要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長效機制。
三、是引導多元主體參與,促進生態環境治理多元化。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生態環境治理實行的是政府主導的單一模式,較少引導企業、社會環保組織和公眾等主體參與其中,也就是說,多元主體有效參與環境治理的協作機制尚未形成,參與環境治理的實踐價值和社會成效尚未真正彰顯。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這為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新時代生態環境治理體制機制、加快構建多元協作的環境治理體系指明了方向。
四、是借力大數據手段,促進生態環境治理科學化。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生態環境治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國政府部門對數據掌握的完整性和廣泛性為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提供了極大優勢。大數據分析技術意味著科學性、及時性和高效性,對政府解決類似環境監測、信用評級、信息共享等棘手問題具有重要價值。因此,未來應圍繞生態環境治理的數據管理規則,加強生態環境數據的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大數據管理體系建設,助力生態環境治理向科學化轉型。
下一條
上一條
下一條
推薦新聞
持續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改生態環保善 過去10年全國重污染天數下降92%
2023-09-04
2023-09-27
2023-09-27
全面落實美麗中國建設重大部署 不斷開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
2023-09-27
龍勝-峒中口岸公路(羅城至宜州段)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材料
2023-09-27
2022年度廣西欽州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公示
2023-09-26
服務熱線:
廣西中冠環??萍技瘓F有限公司
手機:18677081096 / 13707880393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高新大道55號南寧安吉萬達廣場B座24層
網址:http://www.o9cy.cc/
中文網址:中冠集團.網址